封闭了两年,二零二二年四月一号马来西亚正式解封开放边界,这意味着将取消多项防疫限制,人们出游也不用提心掉胆被罚款了。五月一号劳动节有两组朋友约北上玻璃市南下安顺,我毫不犹豫的选了第二组的南下安顺Teluk Intan,然后大家就讨论高速堵车的问题,我宁愿绕远路走旧路(乡下路)也不想堵车,就这样想起了西海岸大道,选择了它也看看新风景。
西海岸大道E32(马来语:Lebuhraya Pantai Barat;英语:West Coast Expressway,简称“WCE”)是马来西亚半岛西海岸的一条高速公路,由北部的霹雳州太平章卡遮令(英语:Changkat Jering)连接至南部的雪兰莪州瓜拉冷岳万津,全长233公里。大道于2014年5月开始施工,目前鉴于征地程序耗时,加上行动管制令期间停工,西海岸大道(WCE)剩下的7个区将延期至2023年年杪分阶段完工和启用,2024年第3或第4季度全面竣工通车。
全长233公里的西海岸大道分为11个路段,即雪州7个(第1区至第7区)及霹雳州4个(第8区至第11区)。大道在霹雳州内,将从章卡遮令大道收费站开始,沿途可通往直弄、章吉遮令、木威、江沙、莫珍歪、士布爹、巴力、曼绒、实兆远、新邦安拔、安顺等。
在雪兰莪州,该大道有部分路段顺着滨海一带,途经沙白安南区、大港、适耕庄、丹绒加弄、瓜雪、巴生、中路、莎阿南、斯里安达拉斯、万津等,最后直抵万津皇冠城。
五月一号,大约早上八点从朋友家Simpang Ampat珍珠城出发,上了南北大道一直到太平出Chankat Jering Toll,进了旧路走了一段蛇形路段才进WCE的Toll,大约十点到了实兆远,首先当然是找食物,忘了是什么食物,应该是福州鱼丸面。。。。
吃饱了,大家都分散自己走走看
实兆远原来的马来语名称是Kampung Sungai Gajah Mati。Kampung Sungai Gajah Mati 在马来语中的字面意思是“大象死去的河流边的村庄”,根据传说,有两只大象在这里趟水,其中的一只被背负的锡矿石压垮,陷入了落潮期的天定河(Dinding River)的河泥中。
人们尽力营救却徒劳无益,只得放弃。然而另外一只大象却不愿离开它的同伴,最后在涨潮时双双淹死。Setia Kawan(“忠实的朋友”)的名字由此而来。
1870年代,一场天花在这里爆发,由于中国的信仰认为更改地名能够改善风水,当地人就将地名改为Setia Kawan,即“忠实的朋友”,以此来达到天人和谐,并抚慰死去的大象。
在19世纪末,锡矿和橡胶是当地主要的贸易品。它们由大象搬运,并装卸上蒸汽轮船运往槟榔屿(Penang)。
实兆远垦场博物馆 Sitiawan Settlement Museum
霹雳实兆远以福州人居多,而最早来到实兆远开垦的福州人,是跟随林称美牧师(1854-1915)南来的三百多位基督徒。这段先民荜路蓝缕的拓荒史,就保存在实兆远垦场博物馆中。
这所博物馆是霹雳州唯一一座由基督徒创办的民间博物馆,其创立源自廖克民牧师于1998年对推动当地历史工作的思考。翌年,廖牧师开始向教友提倡重视历史的概念,希望藉此让整个实兆远社区居民都懂得饮水思源及纪念先贤的垦荒精神与贡献,特别是先贤将福音种子撒在实兆远这土地上的历史。于是,教会自此开始每年推动历史文物展。
五月一号没开。。。
2002年,廖牧师开始梦想将建于1935年的牧师楼打造成博物馆,这个梦终于在2003年9月7日甘文阁宣教堂庆祝开垦100年之际实现,由时任会督的朱新进主持奉献礼。
牧师楼前身是宣教士、牧师的住所,早期乃是在地民事、社交、医药、经济、教育,以及行政中心的轴心点。博物馆于2003年创建后,其功能主要是收集、重述及保存福州先贤来到实兆远垦荒的历史。馆内的文物有数百件,大部分是宣道堂多年来所收集的成果,亦有部分是教中会友热心奉献而来,各样深具历史价值。在展品陈列方面,以早期垦场的生活作息,工作写照为蓝本;文字叙述方面,则以开垦、教会及当地社会发展史为重点。
1903年3月,新加坡美以美会年议会委派德籍牧师柳依美(Dr.H.L.E.Luering)博士与福州传教士林称美牧师前往中国闽侯、古田、福清招工,以基督徒为对象。本想招募一千名,后只招到五百余人。当年8月4日,他们齐集马尾,8月15日乘搭新加坡威比船务公司(Wee Bee and Co)的丰盛号(S.S.Glenfalloch)离开家乡前往所期望的世外桃源。福清连环司(教区长)方鲍参牧师护送教友,同舟共济。
船行未几,船上忽有人患霍乱病,虽然有教会斯金纳医生(Dr Skinner)及时控制及柳林方三位牧师尽力看护抚慰,仍有十余人相续死亡。8月22日船抵新加坡时共有407人,先后离开防疫所。9月7日第一批303名垦荒先锋队,乘保安号(S.S.Poh Aun)离开新加坡,9月9日抵达红土坎,怕船搁浅,改乘舢舨至实兆远港口(Kampung Sitiawan)。上岸后,妇孺用牛车载至甘文阁垦场,男人则步行。
9月15日第二批垦荒者乘万兴源号(S.S.Ban Hin Guan)抵达垦荒区(垦场里)。在马尾上船时有500百余人,最后到达实兆远的只有363人(包括72名妇女和55名孩子)。
垦荒先锋队抵达实兆远后,在政府预建的九间亚答屋暂居,房子的屋顶、四周及门窗都是用亚答建的。他们最初生活艰苦,因水土遽换,疾病不断发生,且有毒蛇猛兽之威胁,生活在不安与恐惧中。
不过他们没有忘记上帝的恩典,每逢圣日,聚众崇拜,由年议会委派牧师,主持其事,这就是宣道堂的开始。后来大家领得耕地后,就分散到自己的芭内搭屋居住,随耕随种,刻苦耐劳,创新天地,撒下福音种子,带给本区居民祝福。
当时的垦荒者有问题,总是到甘文阁牧师住的屋子,请牧师帮助解决问题,故称甘文阁为“牧师楼”。1905年政府批准一块十英亩地给教会作为建设用途。最早崇拜场所,因陋就简,如同工人宿舍。不幸于1906年遭野火烧毁,幸好该所圣殿购有保险一千元,1907年领得保险金加上信徒的捐献,很快就再建一间上盖亚答,四围板壁,地面铺土敏土的新圣殿,供大家聚会崇拜。至1927年,新建一间可供400余人崇拜或开布道会的巍峨壮丽圣殿,也就是现有的圣殿,荣神益人。起初全实兆远只有甘文阁(牧师楼)一间堂会,Pioneer Methodist Church 即成为美以美会在实兆远区的工作总部。
实兆远大伯公庙,一个热门的打卡地点,人山人海。。。。
座落在巴西班尖马来村内的实兆远巴西班尖品仙祠大伯公庙,是从原来的小庙于2014年逐年扩充,成为霹州目前最具规模及拥有最多神像的大伯公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