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驴驿站:天水手笔

"人在大自然面前是何等的渺小 与其说征服一座山 不如说是征服自己;

征服自己那些狂妄自大的想法 抑或说征服自己面对艰难困境时懦弱的表现。

这都需凝聚所有的勇气与毅力 将自己推向极限。

因此需要不断地向自己的内心寻找力量 使自己更能笑对人生。

登山所追求的 是不断征服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 而不是那一座座的高山!

山是一座伟大的收容所 它收容人们不羁的心。。。

尝试与山交流 与山对话 体验登山过程中 那种融入自然的快乐,

真真实实地感受双脚与大地的接触。。。

到过多高的海拔高度并不重要,

而从登山中感受到了什么,

才是登山的真正意义所在。

你会发觉收获远比山的高度更高、

更明白登山永远不是征服这么简单的事情。。。

去吧!

去到比顶峰更高的地方。。。

发现自己。"

回顾历史

24.6.15

饮食 - 槟城 - 观音亭海南卤麵(Hainan Lor Mee/ Hainan Style Noodle)

说到美食槟城美食满街都是,从早上吃到晚上,都不怕饿死,但传统味道的古早味买少见少(自己分析:小贩辛苦,没人接手,大家迈向健康饮食等等)。对我来说,美食是你要吃随时可以去吃,天天吃也不腻,消费不高,可以让你吃饱了,又是美好一天的感觉,这样才称得是美食。民以食为天,市井小民都消费不起的话或一餐可以吃三餐,爷觉得这美食是没有意思了。

百年观音亭庙

说到卤麵,爷已经很久没有吃了,因为觉得卤汁很浓,感觉上面条很烫,很难凉快。有天忽然想吃卤面,就跑到了观音亭附近去找(图片:百年观音亭庙)

Lorong Stewart(观音亭后街)

位于百年观音亭庙旁的小路Lorong Stewart(观音亭后街),就藏着一家传承多年的面食

海明茶室

角头这家店面,就是今天的目标(图片:海明茶室)

五十八年历史的海南卤面

一九五七年到今天(二零一五年),已经有五十八年历史的海南卤面。
档主谢亿旺说,他十多岁时就跟着父亲卖卤麵,一晃眼40年过去了,他们父子联手炮製的卤麵不只内含香菰、鸡爪、猪肝、猪皮、猪肠、猪心及鸡蛋等丰富佐料,卤汁更是以大骨熬成汤底后调製而成。由于他们是以爆香的葱油和猪油渣拌麵,所以麵香特别诱人。(资料参考:星洲生活志

卤面

卤面外表看起来粘粘,不是很吸引人的食物,可是它的精华就在卤汁里,香浓的卤汁是用卤肉、鸡脚、猪肉脏及卤蛋等的鲜美汤汁加太白粉调芡,加入蛋汁打出来的卤汁,散发出来的尽是酱油卤肉与蛋的醇香,味道充满肉汁的鲜美甘甜。不是每一档卤面都是那么美味,其中这一档让爷吃了还想再吃,食客可以自己掂量调放辣椒和蒜茸醋。

风爪

说到风爪,爷从来都不吃的,感觉很肮脏(鸡的脚底啊),当时就叫了一碟来试试看,谁知道一吃了以后从此爱上风爪,对爷来说风爪要熬煮的够软,入口即化就是一级棒!!!

卤肉

卤肉味道不错,但不及卤面和风爪美味~

老店故事:
卖了50多年的卤面,虽然不敢说自己是卤面第一人,但老档主谢明庚却是最早在槟城卖卤面的3个人之一。
据说,当年3个人都是曾在船上工作的“航海人”的海南籍老朋友,当年海南前辈都是做厨师出身,总是为人准备丰盛的美食,自己就克俭克勤,省吃俭用,尤其对食物更是从不浪费。
3个好朋友平日把剩余的鱼翅羹汤,烫了面线拌着吃,加点黑醋,感觉美味无比,就有了后来的面线糊。3人中又有人突发奇想,把煮好卤汁淋上黄面应该也不错吧?几番改良,就演变出今天的卤面。
今年已年逾80,老当益壮的谢明庚,就是当年3个好友其中一人。
我们造访老先生时,低调的他有点腼腆,还说“当年没读书,只有卖面讨生活。”
“当初卖卤面,也是很多人吃不惯,那像今天,槟城的卤面大概有超过100档吧。”
谢明庚说,1957年开始在台牛后卖卤面,每碗20仙卖起,到现在每碗卖3令吉50仙,算算超过50年了。
有一个老饕告诉我,他特怀念当年台牛后的卤面佐料有鸭血,如今到处都吃不到了。
“50年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口味也不同了,所以总有些东西会少了,也有些东西要买也不容易了。”1968年搬迁到椰脚街观音亭旁,开设海明茶室,观音亭卤面因此得名,也打响了名堂。
谢明庚感叹地说:“虽当年与同时期一起卖卤面的朋友都不在了,只有我们一家继续经营,我也交由两个儿子接手,孙儿女也在帮手了。”
老字号的观音亭卤面,是大儿子谢榆旺接手,卖的是父亲佐料多卤汁香、原汁原味的古早味。
小儿子谢榆强在玻璃池滑开设海明茶室分店。尽管是同一个师父,但兄弟俩的卤面,味道略有分别,却各有特色,老店讲究古早味,新店因顾客群不同,加入新元素,少了鸡爪,多了其他卤料,供顾客加料。
一块块卤得油亮的三层肉是玻璃池滑海明茶室卤面的“好料”,不少顾客是为了这卤得甘香入味、油而不腻、入口即化的酱油卤肉而来。吃卤面一定要加入蒜茸醋、辣椒酱、新鲜的葱油酥或猪油渣,香浓的卤汁吃进口中,味道变得更丰富,更活泼,才教人吃出卤面最棒的味道。

资料来源:佳礼论坛

17.6.15

中国 – 浪迹蒙中 – 北京 – 雍和宫(Yonghe Temple/ Yonghe Lamasery)

815第25天星期五,早上8.45am去中国银行还没开,走到附近的不知名餐馆叫了笼小笼包(7粒)和一碗豆腐脑,10元解决的早餐。。。9点多去中国银行换了些人民币,就要回了可能要买些东西回去。

雍和宫
地铁雍和宫站下车走不久就到大门,买了30元的门票,还附送一片小光碟介绍雍和宫。走过一片树林,来到了昭泰门。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结束了他为期六十年也是清朝历史上最为长久的统治历史。同年,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继承皇位,改年号雍正,是为雍正皇帝。皇帝随即迁入宫中,但对曾经居住过三十余年的府邸已有了很深的感情,于是,将这里改为自己的行宫,正式赐名“雍和宫”。雍和宫作为帝王行宫和“龙潜禁地”的历史便由此开始。

皇帝万岁万万岁
雍和宫有两个大钟,这是其中之一,为明正德十年(1515)所铸。其钟身的铭文,记载着发愿铸钟的缘由、名姓和监造铸钟的人士。在钟身南侧铸“皇帝万岁万万岁”字。(资料参考:雍和宫官网之庄重祈福的古钟

香火鼎盛
香火鼎盛
乾隆九年(1744),雍和宫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从此,雍和宫开始了它既为皇家第一寺庙又为连接中国历届中央政府与蒙古、西藏地方纽带、桥梁作用的辉煌历史。(资料参考:雍和宫官网之历史沿革

雍和宫
好天气来到了雍和宫

不知名水果
不知名水果

永佑殿
永佑殿,里面可以烧香但不可拍照。原为王府正寝殿,后殿因供奉雍正帝影像而改名为“神御殿”,乾隆九年(1744)行宫改建寺庙后,改为今名。

法轮殿
法轮殿,为举行法事的场所,建筑平面呈十字形,面阔七间,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前出轩后抱厦各五间,轩厦均为黄筒瓦歇山卷棚顶。殿顶四边各有一黄筒瓦悬山顶天窗,殿顶及天窗顶各建有一藏族风格的镏金宝塔。殿内正中供奉一尊高6.1米的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铜坐像,像背后有紫檀木雕成的五百罗汉山,东西壁还有以释迦牟尼为题材的壁画。

万福阁
内有大佛一尊的大殿。。。
法轮殿之北是万福阁,是雍和宫寺庙建筑群中北端最高的建筑。阁内供奉一地上18米、地下8米,总高26米的木雕迈达拉佛(弥勒站像),其主干由整棵白檀木雕刻而成。

膜拜
清朝留下了多少,也流失了不少的遗迹文化纪录。。。。(图片:膜拜)

资料参考:雍和宫官网百度百科

11.6.15

中国 – 浪迹蒙中 – 北京 – 圆明园遗址公园(Old Summer Palace/Yuan Ming Yuan Park)

814第24天星期四大约2.30pm,从北宫门站地铁直接来到了圆明园站地铁,出来不远处就是售票处(25元)。老实说,我听圆明园多过颐和园,因为圆明园首先被攻入北京的英法联军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过后又因为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圆明园在混乱中遭到劫掠破坏,一个可以媲美希腊巴特农神殿的东方石造园林就这样消失了。。。

正觉寺

从绮春园买票进入就会经过修复过的正觉寺,然后来到这个播放圆明园解说的播放厅,花了大约15/20分钟了解基本。

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遗址公园非常大,但是都有明确的指示牌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1860年10月惨遭英法联军洗劫并付之一炬。

圆明园

石块。。。圆明园最出名的景点非西洋楼莫属,西洋楼在北边我从南边进来,那么只好南西北东这样慢慢游览

曲院风荷

大约走了半小时,来到了九州景区前的“曲院风荷”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后湖与福海之间,仿自杭州西湖同名景观。西湖的“麯院”,原是宋朝的一处酿酒作坊,四周有池,荷花随风摇荡其中,因而取名“麯院风荷”(现作曲)。乾隆喜欢这个景致,于是仿制于此。(资料参考:圆明园遗址公园官网曲院风荷

真是悠哉游哉

试想想倘若这里还是维持着原本的面貌,那到底会是什么情景呢,真是悠哉游哉~~~

天然图画

九州景区的“天然图画”已经是残砖瓦砾了(可以说整个圆明园都是如此)

坦坦荡荡

“坦坦荡荡”乾隆的金鱼池。。。看着这废区还真辛酸

上下天光

“上下天光”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东邻慈云普护,南俯后湖。始建于雍正初年,景名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句。洞庭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上下天光就是模拟洞庭湖景色而建的。

一片蓝一线绿,已经遗失的记忆

一片蓝一线绿,已经遗失的记忆。。。

观澜堂

“接秀山房”。。。累了找个凉的地方坐下休息,感叹感叹下。。。
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后期改称观澜堂。位于福海东岸南半部,建自雍正九年(1731年)前后。这里是清帝欣赏风景的好地方。道光帝还多次在此堂侍奉皇太后进膳。1860年圆明园罹劫后,观澜堂一景似存少量残构。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慈禧太后还曾游至此处并降旨观澜堂找补大墙,平垫地盘和山道。1985年整修福海景区山形水系时,挖掘廓清观澜堂高台殿基及部分甬路,并略施修补。

看了看时间已经4点了,好像5点就要关了,花了20分钟走去西洋楼景区,进去又要检票。。

谐奇趣

谐奇趣位于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乾隆十六年(1751年)秋季竣工,是西洋楼景区第一座欧式建筑。主楼三层,是演奏中西音乐之处。楼南为大型海棠式喷水池,由铜燕、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等组成的喷泉,楼北也有一座小型菊花式喷水池。喷泉的供水楼在谐奇趣西北,称作蓄水楼。

谐奇趣一角

谐奇趣一角。。。其实人很多,要找没人的角度还真难。。。

黄花阵

黄花阵,盛时每当中秋之夜,皇帝在此举行灯火晚会。皇帝就坐在圆亭中,命令宫女手拿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守候在四个门外,一声令下,宫女们寻径飞跑,看谁最先到达圆亭,最先者,便可得到皇帝的赏物,皇帝坐在亭中,居高临下四望莲花灯东游西奔,引为乐事。1987年、1989年先后在原址按原样修复全部阵墙和欧式圆亭。

海晏堂

海晏堂,正是出名的十二生肖铜兽所在地
每个时辰由相应的生肖依次喷水,正午十二只兽头一起喷水,看到哪只兽头在喷水,就可以估计大概的时辰了,俗称“水力钟”。

大水法遗址

说到圆明园大家都会知道这张图,它就是大水法遗址。人还真多。。。
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前后,是一处以喷泉为主体的园林景观,也是西洋楼景区最大的喷泉。

绮春园也差不多日落

在西洋楼景游览完毕后走了一趟室内博物馆,然后再慢慢走回绮春园也差不多日落了。。。圆明园的焚毁,是否毁了大量历史文献记载?

资料参考:圆明园遗址公园官网百度百科

7.6.15

饮食 - 槟城 - 柔府汽车城Kaffa King咖啡厅(Kaffa King Cafe, Auto City Penang)

Autocity Kaffa King
之前去过了Kaffa China street,那里环境清幽,配上Sapporo啤酒,就可以消磨一个晚上的时间(请看:饮食 - 槟城 - 大街Kaffa King咖啡厅(Kaffa King Cafe, China Street Penang))。今天来到了Autocity Kaffa King,没错的话这里以前好像是泰国餐厅,会来到这里是因为投朋友一票,顺便来参观车展

Autocity Kaffa King
Kaffa的装潢都是差不多一样,但进来时很舒服的空间

亚搭屋式的楼梯
亚搭屋式的楼梯

南瓜汤
soup of the day南瓜汤,里面加入了烤面包吃起来更加爽口

Pizza
叫了一份Pizza,cheese多加上咖哩味道,拿来当下午茶是不错的

Kaffa King
约了三五知己来Kaffa King这里消磨时间是不错的选择

模特儿
吃饱了就开工,有两年多没来车展了。。。这位模特儿好像两年前看过。。。但没有拍。。。请看:
车展 - 人像 - 槟城 - 车展模特儿(Model at Hot Import Nights 2012 @ PISA Penang)
车展 - 槟城 - Mean Machines 2012 @ Penang Auto City – Blaupunkt Model
车展 - 槟城 - 柔府汽车城模特儿(Autocity Mean Machine Car Show Model 2012)

奥迪
奥迪我的梦幻车

一排的跑车
一排的跑车

Perodua Myvi
Perodua Myvi

Toyota AE86
除了车和美女,这次还有得坐车尝试飘逸(Drift)。。。


4.6.15

中国 – 浪迹蒙中 – 北京 – 世界文化遗产之颐和园(World Heritage Site - Summer Palace)

颐和园北如意门售票处

814第24天星期四大约11.30am,抵达了地铁北宫门站走了大约15分钟到了颐和园北如意门售票处,排了20分钟的队才买到了进园门票30元(还有另外一种是联票,就是可以进园其它的景区)。

清漪园

我沿着西提,开始走。凉爽的园林
选择来颐和园是因为与圆明园很近,可以两个地方一起游览,一个是重建的皇家园林,另外一个已是残砖瓦砾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 1750 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 ------" 康乾盛世 " 时期; 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 1886 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第一座界湖桥

桥中桥(第一座界湖桥)
界湖桥位于西堤北端,始建于乾隆年间,桥上原有桥亭一座,今无存。清漪园时西堤南端之桥名界湖桥,西堤北端之桥名柳桥,光绪十二年修建颐和园时,互易了两桥的名称。顾名思义,界湖桥以分界湖水得名。桥南北方向坐落。

蚕神庙

蚕神庙,没有开放
蚕神庙在颐和园的耕织图景区,庙应当是清乾隆年间修颐和园时修建的,老庙早已坍塌。连同蚕神庙整个耕织图是90年代未新建的,蚕神庙的红院墙围着一座三开间的小庙,庙里没有神像,仅供奉着三个牌位,正中就是蚕神嫘祖。嫘祖是黄帝的夫人,相传远古时人们不会织布做衣裳,嫘祖教人们种桑、养蚕、抽丝、纺织、制衣。

耕织图位于颐和园西北部

耕织图位于颐和园西北部,是北方皇家园林中颇具江南水乡风情的独特园林景观。耕织图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当年,昆明湖与玉泉山之间河湖交错,稻田棋布,景色酷似江南,乾隆造园时又特意将原在城内、专门负责为宫廷织造丝绸布料的内务府织染局迁到此处,组成了一处生活气息浓郁、景色淳朴清幽而又融入传统农桑生产的园林景区。因此乾隆将其命名为“耕织图”,意寓为一幅洋溢男耕女织生活情趣的幽美图画。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景区内只有一块乾隆御题的耕织图石碑存留至今;1886年至1895年,这里成为清朝专门培养满族海军人才的昆明湖水操学堂;再之后,耕织图地区的功能和归属几经变化,最终成为厂房和生活区,园林景观完全丧失。

玉带桥

玉带桥位于豳风桥南面,始建于乾隆年间,是西堤上惟一的一座单孔高拱石桥,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石砌成,高约8.7米,有60根望柱、62块栏板,单侧有38级台阶米。玉带桥的桥体拱高而薄,形若玉带,弧形的线条十分流畅。洁白的桥栏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飞翔的仙鹤,形象生动,反映了雕刻工匠的艺术水平。东立面正中栏板上镌刻石额“玉带桥”。这座桥是当年乾隆帝从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

颐和园

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这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横跨在东堤廓如亭和昆明湖中的南湖岛之间,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桥长150米,宽8米,有17个券洞连续而成,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青石筑成的桥体,汉白玉栏杆,桥栏的望柱上共雕有神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石狮544只,可与著名的卢沟桥石狮媲美。桥的两头有四只石刻异兽,形象威猛,极为生动。桥中心券洞南侧有石额“修蝀凌波”,楹联曰“烟景学潇湘细雨轻航暮屿,晴光缅明圣软风新柳春堤”。北侧有石额“灵鼍偃月”,楹联曰“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迴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

沿着西提一直走到了南如意门,然后走到了颐和园东宫门,大约2点离开了颐和园前往圆明园。。。在想如果不将钱拿来建这些园林,而是建水军鼓励远洋,那么世界的历史会不会改变。。。

资料参考:颐和园官方网站百度百科

看看其他的吧~~